我身边的脱贫故事
(第三期)
生态绿色养殖
圆脱贫致富梦
三等奖
前言
为充分调动黔东南审计中心全体员工主动参与金融助推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身边的脱贫故事,进一步彰显农信社在支持“三农”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方面的作用,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制定了“我身边的脱贫故事”征文活动方案,征文对象为审计中心全体员工(不包括50岁以上员工及驾驶员)。经过评审小组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01
谈到90后,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他们与社会责任担当,脱贫致富领路人的形象,人们或多或少存在许多疑问。岑巩县羊桥乡高冲村的90后青年高应权,却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2012年,他毅然决然地返乡创业,办起了特种野猪养殖场,通过近五年的艰辛发展,成立高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周边13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其中含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共计37人,成为了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
高应权养的特种野猪
02
2017年年关将至,为了抢占更多的年货市场,这天一大早,高应权就召集了部分股东、社员及种养殖户,一起商讨野猪腊肉销售的相关事宜。他提出充分借助“黔货出山”利好政策宣传绿色的利好政策,将野猪肉进行深加工,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猪腊肉,主打“绿色、健康、乡愁”的品牌特点,通过参与民优民品展销会和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新突破,大家纷纷表示“跟着你干我们就有希望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实现出栏野猪200余头,年创收40余万元。
高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股东会议
高应权向客户介绍产品
03
现年26岁的高应权,从一个打工青年到一个合作社负责人,每走一步都充满艰辛。时间回到2010年,年仅18岁的高应权由于家境贫寒高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了。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野猪养殖项目,想到家乡的惠农政策和大片荒山荒地闲置,高应权怀揣着打工攒下的5万块钱,从福建引进5头种猪,开始了返乡创业之路。
04
回到村里面的时候,很多村民不仅不理解,还笑话我,大家都说你还能把野猪养成什么样子?山里人都知道野猪生性凶猛,要驯养野猪,甚至把它做成商品,简直是件不可想象的事。高应权埋头苦干还是坚持下来了。
最初建场地的时候,因为资金短缺,很多工人的工资都没有办法按时结算,不得不把那些还没有达到出栏条件的猪,杀了换钱。虽然心疼,但是也没办法,工人们都要等着拿工钱回家过年。
05
羊桥信用社信贷员在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后,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向个人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万元,为他缓解了燃眉之急。并帮助他积极申请项目扶持,使得高应权养殖事业逐步走向正轨,先后获得“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户、“岑巩县乡村致富好青年”等称号。
高应权的荣誉墙
06
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周边种养殖产业。高应权不仅定期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喂养野猪,而且还长时间生态放养,提高野猪品质。因此他养的野猪含有肉质鲜、脂肪少、口感好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每天都有大量的客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订购猪肉。
岑巩县羊桥乡高冲村村民高纯:作为贫困户,我们第一没有技术,第二资金上也困难。但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邀请我们加入了合作社,我们决定要跟着他一起干。
村民
高纯
客户杨尤江:我在网上看到朋友宣传,都说这肉质非常好。而且他们都是生态养殖,周边的环境也特别好。我们来看了,确实非常好。
客户
杨尤江
客户代清平:他们喂养的这个野猪肉质非常好,瘦肉不塞牙,肥肉不腻人,味道非常好。
客户
代清平
谈到未来的打算,高应权信心满满。2018年,他的养殖场计划出栏野猪300余头,通过线下自销与线上统销,创收60万余元。他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乡,带富一方百姓。
供稿:黔东南审计中心 吴吉勇
编辑:黔东南审计中心 邰昌苹
公众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