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
在太湖县程岭村,一头220斤左右的黑猪,屠宰后精细分割出30多种产品,再通过气调包装、冷链物流运输至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超,最终能卖出7000多元。 这种猪叫“安庆六白猪”,是“太湖黑猪”的主要品种。太湖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2020年,省政府将“太湖黑猪”列入太湖县“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太湖县将“太湖黑猪”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目前
■ 龙头具备穿越周期潜力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超过万亿产值,其中散户养殖超过5成。生猪产业链包括上游饲料保疫、中游养殖、下游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其中养殖环节产值约10500亿元(按每年7亿头生猪、出栏均重100kg、单价15元/kg估算)。我国生猪养殖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出栏占比已由2007年的26%上升至2017年的46%,中长期参考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出栏占比可达到90%以上。中短期来看非洲猪瘟大幅提高行业生物安全防控要求,将加速散户养殖的退出。 ■ 生猪养殖大约4年为一周期
野猪养殖这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猪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肉品质好、养殖成本更低,效益更好,发展前景广阔,都比家猪要更胜一筹。由于市场紧俏,2006年的野猪市场价格由2005年的每公斤30元上涨到40多元,上海等地更是达到56元/公斤的高价。农户养殖一组野猪种猪,一般利润可达10万元以上,所以目前许多家猪养殖场纷纷转产养野猪,也成为许多投资者、养殖户的首选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日前 ,崇左市森凯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崇左市区开设了三家“驮卢森凯黑猪猪肉专卖店”,专卖以牧草、甘蔗叶、豆腐渣、玉米粉饲喂的“森凯黑猪”肉品,受到市民们青睐抢购,当天的猪肉很快销售一空,吃过这种猪肉的消费者感叹:儿时的猪肉味道回来了! 消费者在森凯黑猪猪肉专卖店选购黑猪肉 森凯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1月,创始人黄显森不仅在驮卢镇伏廖村拥有2500头的生猪养殖场
生猪养殖项目计划书(通用10篇) 生猪养殖项目计划书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猪养殖项目计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猪养殖项目建议书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县生猪养殖项目 (二)项目建设年限: 2年 (三)项目总投资: xx万元 (四)项目建设地点: xx县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xx县具有充足的草场资源,饲草充足,当地群众具有养殖生猪的丰富经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都选择回到农村进行创业。农村赚钱项目多,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大物广,资源丰富充足,非常适合创业。但是在农村种植、养殖都有人选择了,如果拿农村养殖行业来说,选择什么养殖项目年赚七八万呢?下面就简单为大家介绍几个,以供参考! 一、竹鼠养殖 说到竹鼠,相信关注热点新闻的农友一定不陌生。近年来竹鼠养殖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眼中,在养殖行业中也比较火爆,市场前景也比以前要好,投资少
近年来,以黑猪肉为代表的“吃好肉”消费需求逐年递增,进一步催生了中国本土培育、符合中国消费需求的黑猪品种需求。 为此,自2013年始,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牵头,联合江西山下华系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南昌师范学院,组建新品种育种团队,启动了“山下长黑”猪品种培育。 山下长黑种公猪。如何突破中国本土猪种体型小、产肉量低是新品种培育的首要问题,项目组从现有猪种遗传特性
双节将至 生猪行业走进深度亏损时代,猪价不涨反跌!涨一点,跌一些,涨的没有跌的多!整体来看,国内猪价均出现历史性新低。东北、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已现“5”字头猪价,更是让生猪行业哀嚎一片。猪价行情的持续下跌,直接导致养猪行业的亏损加大。按照目前的生猪产能增长状况,猪价跌势可能会更凶猛。生猪行业从当初的暴利时代逐渐走进了深度亏损时代。 五六元一斤的猪价只能说是跌回了原形,回归平价时代。当前生猪养殖亏损,很大程度还是因为饲料成本上涨所致。养猪人想要东山再起,就只能降低养殖成本,降低饲料价格。不过现在饲料价格高涨
一、配种 野猪一般年可产仔2~2.5胎,每胎8~16头,配种时间以6~7月龄、体重60~70千克为宜。由于野猪智商和灵敏度比一般家猪高,故配种时不能采用爬跨台、假阴道或徒手采精法,只能采用自然交配法。当母猪发情允许公猪爬跨时即可配种。一般在发情并允许爬跨后的12~24小时内配种均有效。母野猪能安定地接受爬跨,或阴部从鲜红变为暗紫,从肿胀变为稍皱缩,或配种员用手按压猪后躯而其站立不动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与涪陵区政府签订《 涪陵黑猪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1月15日,由涪陵区政府、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的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碳绿色农业暨涪陵榨菜·涪陵黑猪融合发展创新大会在涪陵举行。国内众多院士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研讨推动种养循环、发展低碳绿色农业的实践与创新,共话乡村振兴发展新势能和低碳绿色农业新路径。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