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变动起伏,很多小伙伴对生猪产业链一知半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猪周期。

了解猪周期,首先来看看猪的一生。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嘉实基金

我国种猪主要依靠进口,母猪8个月大可进行配种,经过4个月妊娠期分娩得到仔猪,仔猪经过180天左右成为商品猪成功出栏。流程如下:

保育阶段:从呱呱坠地开始,小猪仔要经历1-2个月的保育阶段,也就是婴儿猪哺乳阶段。在这个阶段,小猪要汲取营养,吃得饱住的暖,接种疫苗,力保猪宝宝体魄健康、成活率高。

育肥阶段:度过了这个阶段,就进入了育肥。通过“高碳水催肥”来保障生猪增脂增重,核心是力保4-5月让生猪的体重达到出栏标准。(出栏:是指猪、羊等其他动物长到满足屠宰重量)。

肉猪分流及流通上市:满足出栏条件后,生猪流入市场售卖,体型健硕的母猪会被留栏,进入受孕、培育及生产。生下来二代生猪将继续进行分流,后备母猪继续培育猪仔,循环往复。

猪周期是什么?

霍华德·马克思在《周期》中提到:“万物皆周期,周期看供需。”商品价格的波动,都是以供需价格导致的。

简单来说,一个典型的猪周期包括猪肉供给下降、猪肉价格上升、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下降四个阶段,时间跨度约为4年,本质原因是由于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猪肉价格变化。

当生猪供给不足时,猪价上涨,刺激养殖农户规模扩大,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市场供给过剩,农户手中的猪肉无法卖出,导致猪价下跌,进而养殖规模缩减,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使得生猪市场再次出现供给不足,猪价再次上涨……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周期性变化。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嘉实基金

在猪周期流转中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作为鲜活的生命体,猪并不能作为固定商品。它既可以为农户带来收益,也可能会因为疾病、灾害在一夜之间覆灭。虽然养殖水平和技术在不断提升,但养猪风险却并没有因此降低。

一是疾病及突发事件加剧,我们总会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报道,比如养猪大户83头猪一夜死光,调查发现是炼油作坊影响了猪饲料。又或是当地爆发猪蓝耳病疫情,使农户当年的营收全部亏损;

二是生猪养殖规模化普遍偏低,截至去年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出栏量的比重约为57%,仍然有43%左右的市场供应量由小散养殖户提供;

三是生猪养殖的技术含量低,我国的生猪养殖生产分散,养殖业往往是以农村散养为主,缺乏科学有效的饲养体系。而且管理技术以及生猪治疗能力普遍偏低,没有良好的养殖手段,进一步阻碍了规模化体系化的生猪产业链供应。

如何解决猪周期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2021年8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六大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四方面主要措施:一是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二是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

三是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强化全产业链监测预警;

四是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综上,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生猪产业链急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新的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适应我国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